資訊動態
秦嶺隧道交通事故亟需防撞性道路護欄設計
- 上一篇:橋梁防撞護欄的預埋鋼筋偏位的解決方法
- 下一篇:景觀護欄
8月10日23時34分許,西漢高速陜西段發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目前已造成36人死亡13人受傷。事故原因是大巴車撞上隧道口,此事是否應再次引發我們作為公路建設參與者的思考?
高速公路上的交通事故發生頻率很高,傷亡率也很可怕,綜合來看,事故原因無外乎一般的追尾、相撞等,這其中因與公路構造物(如橋梁混凝土護欄、橋墩、隧道口、隧道壁、波形梁護欄端部)發生碰撞而造成的傷亡事故也不在少數。那么作為公路建設的一名參與者,我們是否應該考慮如何減少此類事故帶來的傷害?如何利用交通設施的合理設置來降低事故發生時帶來的直接及二次傷害?
隧道口是道路交通事故高發路段,主要有如下三點原因:
1)隧道斷面與道路斷面寬度有突變。
2)道路光照強度有突變。
3)道路限速有突變。
從事故現場照片及相關新聞報道來看,這起交通事故是即將進入隧道的失控大客車撞向了隧道口側壁,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分析這起交通事故的原因,不外乎如下三個方面。
首先,是人的原因。大客車駕駛員深夜行車,由于疲勞駕駛或分神,將車開出正常行駛車道,另外,乘客多半沒有系安全帶,所以造成慘烈傷亡。
其次,是車的原因,事故現場大客車座椅安裝強度不夠,猛烈碰撞時斷裂解體堆積在一起,這種情況下即使系了安全帶的乘客也很難辜免遇難!這是中國大客車制造普遍存在的問題。
最后,是道路的原因。也是此次事故的最主要原因。從現有的事故現場照片來看,隧道外的道路斷面與隧道內的寬度相比,有明顯的突變,但隧道外面護欄與隧道內壁之間沒有任何過渡連接設計,造成隧道側墻外露,且沒有任何防撞設施的設計,造成失控車輛與隧道側墻形成正碰,這種正碰情況下,能幸存的幾率微乎其微。
另外,也沒有看到隧道內外的光照強度漸變設計,也沒有依次漸變的限速設計,更沒有隧道口防撞護欄設計!所以,建議工程改善對策如下:
1、洞口外設置旋轉護欄向隧道洞口過渡,做成過渡段。
2、在隧道入口和出口處適當增加LED光源,可以緩和隧道進/出口光照度,讓駕駛員從白到黑,再從黑到白的視覺環境中平緩過渡,有效解決“黑洞效應”和“白洞效應” 。
3、在隧道入口和出口處標線應有明顯變化,引導車輛行駛。
總之,我們不能簡單地把事故原因歸結為人的因素,而應樹立寬容性道路設計的理念,寬容性道路設計認為司機的錯誤是必然發生的客觀規律,只有提升路側安全設計和建設水平才能避免這樣的慘痛車禍。
安徽銘心建議以秦嶺隧道交通事故為教訓,全面提升公路建設理念,這次出事的是隧道入口,下次可能就是橋梁端口,建議在危險路段安裝旋轉防撞護欄,減少事故傷亡率。
向 此 次 事 故 遇 難 者 默 哀 !

